欢迎访问 线上—中国户外照明景观亮化博览会! 登录   注册
当前位置:首页 > 商参 >正文

打造特色街道、让路也成景!

发布时间: 4/9/2025 9:35:21 AM

成图1.gif


建议国内一些城市的道路以花命名,或者某条道路以某种花为主题,再以这些花为要素打造网红打卡道路,开发一些以花为原型的户外照明路灯和户外设施,结合地域特色、生态适配性和长期运营思维,多条道路各以某种花为主题随着季节交替,各自道路栽种的花迎来盛开期,每条道路都能迎来自己的高光时刻。请问这样的构思可以操作吗?


该构思具有较高的创新性和可操作性,能够有效提升城市形象、激活公共空间经济价值,但需系统规划避免沦为短期网红效应。以下是分阶段实施方案建议:


一、前期可行性研究阶段(6-8个月)


1.生态数据库建设


-建立城市微气候监测系统(如上海徐汇区街道级气候监测网)


-与农林大学合作建立花卉生长预测模型(参考新加坡花园城市植物选育体系)


-划定3级种植区:核心展示区/过渡缓冲区/生态保育区


2.文化基因解码工程


-组建民俗学家+年轻插画师团队,如杭州「宋韵解码小组」模式


-开发AR历史地标系统(类似京都花见小路AR导游系统)


二、试点建设阶段(1-2年)


1.模块化设施开发


-研发可更换花瓣式路灯(东京目黑川樱花灯改良版)


-智能灌溉长椅:集成座位+自动滴灌+USB充电(首尔清溪川座椅升级版)


2.花期接力系统


-采用荷兰库肯霍夫公园球茎混植技术


-开发花期预测APP(华盛顿樱花节预测系统优化版)


3.商业共生模式


-沿街商铺签订《花景公约》(参考京都哲学之道商户协议)


-推出限定版城市香气系统(迪拜奇迹花园香氛合作模式)


三、长效运营阶段(3-5年)


1.智慧管理系统


-安装土壤湿度感应器+无人机巡检(新加坡滨海湾花园智慧园林系统)


-建立市民认养平台(台北玫瑰园志愿养护计划升级版)


2.价值转化体系


-发行数字花期NFT(结合香港M+博物馆数字艺术经验)


-开发花卉衍生品自动贩卖机(借鉴日本观光地特色商品开发)


3.动态评估机制


-每季度发布《街道花期经济白皮书》


-建立游客热力图预警系统(上海武康大楼人流监控升级版)


四、风险控制要点


1.建立植物疫情快速响应机制(参考英国皇家植物园病害防控体系)


2.设计应急景观切换方案(如遇极端天气启动灯光投影替代方案)


3.成立街道美学委员会(米兰设计周策展人参与机制)


该模式可形成「月月有主题,街街有IP」的可持续城市更新范式,建议优先在副省级城市选取3种气候类型开展差异化试点,待模式成熟后向全国梯度推广。需注意避免同质化竞争,建议由住建部牵头建立「中国花街数字地图」,实现跨区域花期接力旅游线路规划。


本构思:江苏省工商联照明工程商会 办公室主任 夏承忠

关于本展会   线上 — 中国户外照明景观亮化博览会 【永不落幕、电脑版、手机版】 联系本展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