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北京试图重振消费者和企业支出以避免通货紧缩压力,中国各个市场的融资成本全面下滑。
尽管中国人民银行在过去一年中两次下调政策利率,但1月份的贷款增幅仍创下纪录低点。在信心不足之下,消费者和企业坐拥现金,一些分析师担心,货币政策将无法刺激经济——这可能是陷入流动性陷阱的第一个迹象。
中国基准国债收益率已跌至200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,对政策敏感的短期利率互换已接近2020年疫情期间的水平。政策制定者下周将召开两会。
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杨宇霆表示,货币注入对实体经济活动越来越不能引起涟漪。只能说流动性陷阱的风险正在逼近。随着价格下跌,家庭和企业会选择推迟支出并把钱存起来。
储蓄增加
过去一年,中国的家庭储蓄随着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而增加,显示货币政策对经济活动的传导正在减弱。随着收入和房价的前景不明,居民不愿意申请按揭贷款。许多开发商已经违约的情况下,银行对于贷款给开发商也谨慎以对。
收益率下降
最近几周,中国主权债的涨势加速,基准10年期国债收益率来到约2.35%,为2002年以来的最低水准。彭博汇编的数据显示,政府30年期国债收益率过去五个交易日下跌11个基点,这是自2022年8月以来任五个交易日最快的涨幅。
收益率缩窄
公司债融资也变得便宜很多。彭博汇编的数据显示,本周,AA级别五年期债券的收益率溢价缩窄至70个基点,为2007年以来的最窄水平。今年以来,中资银行发行的次级债票面利率平均为2.8%,是彭博自2014年开始汇编数据以来的最低水平。
外汇掉期
12个月美元兑人民币的远期点(衡量外汇衍生性商品市场中人民币相对于美元融资成本的指标)在2月进一步跌至负值,接近2008年以来的最低水准。1年期在岸利率掉期跌向四年低点,反映出对进一步货币宽松的押注有所增加。
来源:彭博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