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能将“先立后破”的理念落实到具体政策中,相信有助于提振民营经济情绪,缓解市场担忧。
中国领导层一周内接连召开两个会议部署经济工作。从上周的中共政治局会议到本周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,都有不少新表述,其中讨论度最高的是对明年经济工作的定调:“稳中求进、以进促稳、先立后破”。
过去两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来年工作时,均强调“稳字当头、稳中求进”;今年则调整为“坚持稳中求进、以进促稳、先立后破”。在新增表述中,“以进促稳”较容易理解,即通过发展来解决稳定问题。那么,什么是先立后破?
“先立后破”这个表述并非第一次出现,但此前多用于部署节碳减排工作。2021年7月的政治局会议就提出,要“纠正运动式减碳、先立后破”;同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提到,“调整政策和推动改革要把握好时度效,坚持先立后破、稳扎稳打”。
2022年“两会”(全国人大和政协年会)期间,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在参加内蒙古人大代表团审议时强调,绿色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,“要先立后破,而不能够未立先破”。
虽然“先立后破”不是新提法,但今年它首次被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基调提出,表明指导范围已经扩大到整体经济领域。虽然会议没有做进一步解释,但分析师们的看法大同小异。
民生银行首经团队撰文解读,涉及到“立”和“破”的领域,除了能源结构之外,还包括经济新旧动能、房地产发展模式等。预计在新机制正式成型之前,原有的模式还将运行一段时间。
粤开证券研究部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罗志恒认为,中国改革过程中的“摸着石头过河”以及 “渐进试点”等做法就是先立后破的方式,这一模式对于新旧动能转换期的中国经济尤为重要。
中银国际证券首席经济师徐高则指出,政治局会议将“先立后破”作为政策总基调,是为了纠偏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,特别是2021年以来被过度“破”掉的房地产行业。虽然一年来政府持续出台修复政策,但由于房地产业早已因“三条红线”政策压力陷入恶性循环,至今还在带来“破”的压力。
来源:联合早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