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 线上—中国户外照明景观亮化博览会! 登录   注册
当前位置:首页 > 商参 >正文

陈端洪:从内、外寻找香港由治及兴新动能

发布时间: 11/27/2023 9:23:30 AM

成图1.gif


a1.jpg

全国人大常委会澳门基本法委员会委员、北京大学港澳研究院院长陈端洪(中评社陆文煜摄)


中评社香港11月27日电(记者陆文煜)“第八届‘一国两制’与香港基本法研讨会”于11月23日在香港举行。全国人大常委会澳门基本法委员会委员、北京大学港澳研究院院长陈端洪表示,要实现由治及兴,寻找新的动能尤为重要。香港应从内外两方面入手,向内给市民公平感和获得感、给政府增加赋权,向外融入国家发展大局、参与“一带一路”建设、引进人才资金、与英美修和等,并积极克服地缘政治新格局、阶层利益固化、新一波技术革命下的产业布局、经济与政治的矛盾等难题。


陈端洪认为,关于“由治及兴”,不要停留在政治情绪上,更不能作有口无心之念颂。在政治层面,要看到行动;在学术层面,要讲出有逻辑的和有意义的话。


陈端洪表示,“由乱到治”的法律逻辑不等于“由治及兴”的法律逻辑,各自背后有分工。中央直接诉诸全面管治权理论来处理香港问题,不是常规手段,但由治及兴则需要依靠法定权的逻辑,重点在特区自治。统治的主要责任在中央;日常治理的主要责任在特区。陈端洪强调要注意两个方面,一是常态下不要把全面管治权当作口头禅,要讲宪制法治,尊重特区依法自治;二不要用国家理性打压和替代治理理性,更不能用表面化献忠诚来贬低和替换治理能力。


陈端洪指出“由乱到治”的治理逻辑不等于“由治及兴”的治理逻辑。第一种模式针对的是具体个人和组织的违法犯罪行为,是人的恶的方面。为了制止破坏行为,恢复秩序,政府站在道德高地,制定法律、发布命令、采取强制措施、实施惩罚。第二种模式针对整个社会,政府作为社会的代理人需要分析社会各阶层的诉求,观察他们的行为模式,发现他们行为模式的规律。同时,作为一个高度国际化的大都市,香港的治理需要根据区域的、国家的以及国际的政治经济形势,重新规划,以便及时改善条件,吸引人才和资金。陈端洪强调,香港治理很长时间内两种逻辑将并存。因此,需要明确两点:第一,要因时制宜,抓住主要矛盾;第二,要防止两种逻辑打架,把一种治理术滥用于另一种治理任务。


陈端洪分析道,由治及兴需要调用的能量相比暴乱之前的在总量上会大大增加,管治成本必然增加。另一方面,原有社会能量会流失一部分。在这种情况下,稳定人心是第一要务,寻找新的动能尤为重要。


陈端洪认为,由治及兴的新动能,要向内、向外来寻找。向内,则是民间和政权当局。对民间,要给资本家信心,给专业界安全感,给普罗大众公平感和获得感。对政权当局,要给司法以稳定和信任,给立法会换血,给政府增加赋权,增加责任。向外,一是融入国家发展,寻找共同利益,二是参与“一带一路”,开发新市场;三是引进人才和资金;四是与英美修和,重振国际声誉。


对此,陈端洪归纳为十条要义。第一,用新人;第二,引进人才和资金;第三,融入国家发展,特别是大湾区;第四,内部开发新的区域和新专案;第五,参与“一带一路”,开辟新市场;第六,发展高科技,进行经济转型;第七,改革政府,提高政府管治能力;第八,对政府增加赋权,推行有为政府;第九,开展社会改革,促进社会公平;第十,与英美修和,重振国际声誉。


陈端洪也补充道,上述十条要义存在四大难题。一是地缘政治新格局,二是固化的阶层利益格局,三是新一波技术革命下的产业布局,四是经济与政治的矛盾。


来源:中评网

关于本展会   线上 — 中国户外照明景观亮化博览会 【永不落幕、电脑版、手机版】 联系本展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