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 线上—中国户外照明景观亮化博览会! 登录   注册
当前位置:首页 > 商参 >正文

中国6月CPI与PPI双降 经济通缩风险上升

发布时间: 7/11/2023 8:53:56 AM

成图1.gif


a1.jpg

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6月份,中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(PPI)同比降幅扩大至5.4%。图为吉林长春的中国一汽红旗制造中心,工人在底盘生产线作业。(香港中通社)


(北京综合讯)中国6月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(CPI)与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(PPI)再次双双走弱,其中CPI同比增速回落至零,为2021年2月以来首次零增长。


最新数据再次凸显中国经济复苏乏力,并进一步引发市场对中国出现通货紧缩风险的担忧。


中国国家统计局星期一(7月10日)公布的数据显示,6月份,中国CPI同比增速从5月的0.2%降至零。扣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,中国6月份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.4%,涨幅比5月回落0.2个百分点,显示商品和服务需求低迷。


此外,6月的PPI下降5.4%,降幅比5月扩大0.8个百分点,为连续第六个月降幅扩大,也是2016年1月以来最低。


分析认为,价格普遍下降可能进一步打击中国国内本就脆弱的信心,使经济陷入需求疲软与价格下跌相互作用的恶性循环,通货紧缩的风险加大。


澳新银行资深中国策略师邢兆鹏指出,中国现在面临着供应过剩的问题,通货紧缩和经济衰退的循环正在加剧。


中国在松绑疫情防控措施后,曾出现昙花一现的经济反弹,但4月以来的多项宏观数据不如人意,5月份青年失业率甚至飙升至20.8%的历史高位。


近期要求政府出台更多经济刺激措施的呼声高涨,但中国决策者一直没有推出大规模刺激计划。一些经济分析师研判,6月份CPI和PPI数据走弱,可能促进政府酝酿及时推出一系列稳经济措施。


彭博经济研究所经济学家瞿大卫指出,6月CPI为零、PPI进一步下跌,显示中国在疫情后的反弹已失去更多动力;价格方面的疲软势头表明,需求疲软给增长前景蒙上了阴影,中国央行出台更多刺激措施的必要性正在上升。


中国当前需求不振的局面与西方多数经济体形成鲜明反差。对于中国的低通胀情况,中国国有银行中国银行主管的研究院则指出,应对此理性看待,较低的通胀水平为宏观政策稳增长、稳就业、稳物价留出了更多、更大的发挥空间。


中新网引述中国银行研究院称,中国货币政策不会像美欧等经济体为治理高通胀问题而发生“急转弯”,甚至因过快加息引发金融市场动荡,经济金融市场环境将在稳健宏观政策引导下保持整体稳定。


来源:联合早报

关于本展会   线上 — 中国户外照明景观亮化博览会 【永不落幕、电脑版、手机版】 联系本展会